「東風襲來,無孔不入」,寫於2017世界博覽會之後──從哈薩克的經濟轉型,看中國如何「重塑中亞經濟版圖」

上個月,在哈薩克首都阿斯塔納舉辦的 2017 年世界博覽會落幕。
這場世博,臺灣和國際媒體甚少報導關注,對中亞國家來說,卻是一種鼓舞。對主辦國哈薩克而言,更有著「步入繁華」的劃時代意義。
回溯四分一世紀以前,蘇聯突如其來的解體,令歐亞大陸誕生了一眾「斯坦」國家:它們在慌惶及巨變之際獨立,從擺脫蘇聯依靠中崛起,到今天能夠獨當一面,一切並非易事。
而隨著俄羅斯的影響力逐漸隕落,中亞出現了前所未見的權力真空。位處歐亞大陸心臟地帶,蘊藏豐富天然資源,除了讓不少國家對中亞的地緣政治利益垂涎三尺,亦吸引荷蘭皇家殼牌(Royal Dutch Shell,簡稱殼牌 Shell)、雪佛龍(Chevron Corporation)等歐美大型油企集團,在哈薩克等國大舉投資開發,務求在這塊「肥豬肉」上分一杯羹。
而地理上位處俄羅斯與中國這兩大國的夾縫中,哈薩克,自然也成為中俄之間明爭暗鬥的角力場:
俄羅斯在中亞的影響力,從蘇聯時期即紮根深厚,並未完全減退。另一方面,身為全球第一大資源消耗國的中國,其能源安全是重要國家議程,除了近年積極維護南海主權,以保護這條「帝國生命線」之外,亦同時向西部大陸發展,尋找更多資源以分散風險。
因此,國家利益便驅使中俄在哈薩克相遇。
2017 阿斯塔納世界博覽會。圖/Camera_Bravo@Shutterstock
哈薩克的「經濟奇蹟」
哈薩克在眾多「斯坦」國中,經濟實力鶴立雞群,其在 2016 年的國民生產總值(GDP),是中亞第二大經濟體烏茲別克的 2 倍,而且更是塔吉克的 20 倍,其人均 GDP 更在 2015 年一度超越俄羅斯!其經濟實力雄厚的原因,除了有賴相對穩定的政治環境及地理位置之外,其擁抱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決心及稟賦天然資源,亦是重要因素。
根據歐洲復興開發銀行(EBRD)的經濟轉型指標,哈薩克無論在企業私有化、價格自由化、競爭政策,或是整體基建改革上,總分遠遠超過其他中亞國。在天然資源方面,其石油探明儲量達 40 億噸,蘊藏量分別位列中亞第 1 位及全球首 15 位;其天然氣探明儲量更達 39 兆立方公尺,在中亞僅次於土庫曼。除化石燃料外,哈薩克的礦產資源亦十分可觀,用作核能的鈾礦儲量更佔全球 4 分之 1。
在中亞,除土庫曼外,哈薩克是第二個「 食利國家」Rentier-State):這種國家會用與生俱來的資源優勢,即透過出口石油等以賺取可觀的外匯收入,再依此做為發展經濟的主要動力。在 2015 年,石油及天然氣出口佔哈薩克的整體出口一半以上。由此可知,哈薩克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,部分歸功於「食利」的經濟體制。
資源由祝福變成了詛咒:原油供過於求,基礎建設匱乏
然而,這種經濟模式能否有助哈薩克持續發展,卻是一個疑問,主要原因有二:第一,國際原油供過於求。經歷 2014 年國際油價低迷,令不少以出口資源為主的國家,如委內瑞拉的收入大減,更導致社會動盪,這就是「資源詛咒」(Resource Curse)──以出口天然資源為主的哈薩克也不例外。
第二,出口資源過份依賴俄羅斯,這也是中亞國家的通病。早在蘇聯時期,中亞眾國之間已經建立了一系列的石油及天然氣管道系統,以便莫斯科榨取中亞的天然資源,例如由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(Gazprom)控制的中亞中央天然氣管道,以及 Atyrau 至 Samara 的石油管道等等,壟斷了大部分哈薩克石油、天然氣的出口之路。
再加上,莫斯科經常以低於市場的價錢,向哈薩克購買石油、天然氣,再轉售至歐洲圖利──蘇聯解體後,哈薩克的天然資源市場,即使已擴展到荷蘭及法國等歐洲國家,出口路徑亦需經俄羅斯。但自 2014 年克里米亞危機後,俄羅斯頻頻遭受西方制裁,令哈薩克對俄國的依賴引起了警惕。
雖然哈薩克是「歐亞經濟共同體」(Eurasian Economic Community)的一員,但在這關稅聯盟下,最大成員國哈、俄兩國,同樣因油價低迷,致使國內經濟疲弱,因此成員國之間並不足以發揮「互補功能」,更遑論透過雙方的經濟活動,協助哈薩克的經濟改革。
再者,和主流看法相反,2015 年經合組織(OECD)的報告指出,哈薩克的外國直接投資(FDI)主要來源並非中俄,而是荷蘭、美國及法國。然而,超過一半以上投資在石油及天然氣資源領域,而較落後的建築及製造業卻分別只有 3% 及 10%。
近年哈薩克經濟不景氣,亟需重新調整經濟政策,除了讓經濟結構多元化外,還要在天然資源供過於求的年代下,搶先擴大市場。此外,自蘇聯時期以來,哈國的交通基建及工業設施不是日久失修,就是長年荒廢,因此,當務之急是吸引更多外國投資到哈國,為工業化提供基礎,提升國家整體的競爭力。
中哈合作的未來:「一帶一路」與「光明大道」
近年來,中國向中亞的經濟擴張,正彌補了資源供求的缺口。對中國而言,哈國的豐富能源及與之毗鄰的地緣位置,可望滿足其因經濟發展迅速,而不斷擴大的能源需求。
國際能源組織(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)預計,在 2020 年,中亞的石油、天然氣資源將近一半向中國出口;而中國社會科學院在其 2016 年的中亞國家發展報告中指出,估計到了 2020 年,中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將達 60–70%。
如今,中國正面對產能過剩的問題,加上過剩的資本需要在海外不斷尋找投資機會,由此,中國國企業在海外投資基建,把過剩的產能及貨品,沿著「絲綢之路」傾銷海外市場,正是中國總理習近平在 2013 年提出「一帶一路」計劃的作用。
事實上,中哈經濟連繫早已有很深厚的基礎。2014 年中哈貿易佔哈國進出口貿易總值的 17.2%,是繼俄羅斯後第二大貿易伙伴;而在 2013 年,中國對哈國的直接投資佔哈國總額的 9%,比俄羅斯的 5% 還要高。儘管如此,對哈薩克而言,這次中國對歐亞大陸的經濟擴張,是一個特別的良機。
2014 年,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發表題為《光明大道──通往未來之路》的國情諮文,提出了「以基礎設施建設計劃」為核心的新經濟政策;到 2015 年,他又提出了《百步計劃》的改革方針,來推動哈國在 2050 年前的發展計劃,其一核心就是「落實工業化」。如此頻繁的推動國家經濟改革方針,代表哈國經濟問題迫在眉睫。和海灣國家提出的「願景計劃」目標同出一轍,都是希望擺脫「資源詛咒」。
在哈薩克推出復興大計的同時,習近平在 2015 年 5 月外訪哈國期間,兩國元首首次明確提出「一帶一路」與「光明大道」互相連接。由此可見,中哈兩國都認為,能在彼此的計劃中各取所需。
中國「從上游到下游」的資源整合
這一股「東風」來襲,使中國對哈薩克的經濟無孔不入,無論在交通基建、電訊、電力設施、石油加工、農業、甚至可再生能源均有所涉獵。例如在 2015 年,哈薩克總理馬西莫夫訪華期間,與中國簽署了價值 236 億美元,包括水電、汽車、平板玻璃及煉油等領域的投資合作備忘錄。
另一件較受矚目的例子,就是於同年中國企業宣布達成 12 個對哈薩克的「綠地投資」項目,投資總額估計達到 12 億美元,遠超過美國、法國等傳統 FDI 來源大國,一躍成為哈薩克的 FDI 最大來源國。在俄羅斯及西方投資者逐漸減少對哈國 FDI 的情況下,此一現象意義深長,意味著中國大大加深對哈薩克的經濟影響力。
中國除了對哈薩克的各行各業作出重大投資外,也逐步控制其國內石油與天然氣的「上游」(Upstream)、中游(Midstream)及「下游」 (Downstream)產業鏈。
首先,「上游」是指勘察與生產。早在「一帶一路」計劃展開之時,中國石油(CNPC)以 50 億美元,從哈薩克收購該國最大油田卡沙干油田(Kashagan)8.4% 的權益。2015 年,中國更以 1.9 億美元從俄羅斯石油巨企盧克(Lukoil)手中,收購了擁有 4 個哈薩克石油生產項目的 Caspian Investment Resources Ltd 的 51% 股權。
其次,「中游」意指運輸及交易。中國至今建造了三條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,除了把土庫曼及烏茲別克的天然氣運輸至中國境內,今年六月,更與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(KazMunaiGas)達成協議,其向中國年供 50 億立方米的天然氣。
最後,「下游」即是提煉與銷售。數月前,中哈合資的煉油廠 Petrokazakhstan Oil Products LLP 亦正式投入服務,該廠聲稱中國所提供的煉油技術,有效減低污染物及提升產品質素。
對中國或是哈薩克而言,在經濟合作上都能各取所需,這種合作關係貌似比起歐亞經濟聯盟,更能達到哈薩克的目的:擁有足夠的技術與資金,去促進產業結構多元化、發展基建交通、提升工業實力、以及擴大天然資源的市場。
姑置勿論哈薩克民間已經興起的「中國威脅論」,及中國傾銷貨物對其本土工業所造成的衝擊,「一帶一路」與「光明之路」雙劍合壁,的確能減低國際油價市場對哈薩克這個「食利國家」的衝擊。
不單只是哈薩克,在「一帶一路」計劃下,中國與俄國在歐亞大陸的經濟影響力,逐漸呈現此消彼長之勢──這是自蘇聯解體以來,對歐亞大陸經濟版圖最明顯的重整。

留言